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顶部banner
资讯

首页 资讯 国内资讯

“黄山松”系列产业创新思想会在芜湖举办,共议全球化3.0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何以领航前行

来源:  2024-11-21 15:02:02

11月14日,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达产1000万辆的国家,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写下新的注脚。

从年产过万辆,到年产突破百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用了6年;又一个6年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又迈上了千万辆新台阶。

在新能源汽车驱动下,今年前10个月,中国市场上本土品牌乘用车销量1384.9万辆,同比增长21.2%,销量占有率为64.6%,远超外资品牌。同时,汽车出口485.5万辆,同比增长23.8%,电动汽车占比明显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融入度也在显著加深。

然而,欧盟关税法案、美国大选涟漪也搅动着全球汽车市场的走势,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全球经营更加受到关注。


image.png


11月15日,由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指导、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办、芜湖市汽车办协办的“黄山松”系列产业创新思想会在安徽芜湖召开,以“全球化下的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为主题,邀请政、产、学、研、金、服、用等不同领域的代表性专家,跳出中国看中国、跳出产业看产业、跳出汽车看汽车,力图廓清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讨中国企业的全球竞合作策略与路径。

01 看世界:中国企业直面的全球化3.0

如果说大航海与工业革命后的殖民时代是全球化1.0,二战后一系列国际组织与跨国公司引领下的价值链全球分布是全球化2.0,那么,随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主要国家转向对经济效率与经济安全并重追求,全球化已经进入3.0时代。

image.png

在出海已经成为企业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背景下,如何加速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大力提升海外本土化经营能力,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全球化,已然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亟待思考的核心问题。

image.png

“在市场结构方面,欧盟仍然是中国重要出口市场之一,在资本品和中间品上,出口商既不能轻视贸易保护主义,也不能夸大贸易保护的效果。过去几年已经验证了许多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比如电池、塑料、机械零部件、部分集成电路等。此外,中国制造业具有降本增效的能力,欧美国家的再工业化,将推动全球资本形成率上升,而中国的机械设备、运输设备商的产业链壁垒都较高,也将受益于资本品的新增需求,”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指出,面对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和复杂的经济局势,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显露新的发展条件。

周卫东认为,随着全球南方新机遇的涌现,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为外贸出口提供了更广泛的市场空间。对此,当前更要深入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助推RCEP国际贸易机制落地,以此作为平台打造成为我国国际贸易投资的金字招牌。

“面对全球化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加速涌现的局面,我们更要加强国际合作,拓展多元化市场,尤其是东盟国家,作为中国企业‘出海’的理想目的地。企业应积极探索建立海外生产基地,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贸易壁垒。”周卫东表示。

image.png

针对一些国家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的行业态势,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中国汽车芯片产业创新战略联盟联席理事长,德载厚资本董事长董扬强调,中国企业要熟悉、理解、适应海外市场的市场秩序,在充分利用中国汽车产业优势的同时,加强国际合作与全球融入,共同维护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
董扬指出,中国汽车产业近40年的扎实发展得益于开放与市场的力量,中国汽车的向上跃迁同样需要在开放、全球融合与市场逻辑下砥砺前行,“利用中国优势,与世界相融发展”是最重要的依归。

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贸易大国,汽车保有量已成为全球第一,但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汽车后市场规模化的发展思路还未成型。

image.png

从全球化视角出发看零部件、后市场的全球机会,开思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江永兴洞察到,“我们现在在国内合作的两百家工厂,绝大部分海外业务比中国的业务大非常多,具备全球化能力的公司的组织、产品、市场都是全球化的,如果把这些资源组合起来形成协同,在中国打造能力,立足中国、共建生态、服务全球。”

江永兴认为,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基础和产业数字化优势,中国的后市场、零部件企业完全可以借助专业的数字化平台,将全球的供应资源变成云工厂,服务于多样化的全球市场,一个由分布式的云工厂-全球化的产业互联网平台-全球化的市场服务组成新产业格局是可以预期的。

image.png

短短12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从1万辆到1000万辆的快速增长。作为汽车国际化的老兵,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兼国际公司总经理张贵兵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崛起的背后不仅仅是科技创新的加持,更是国家实力增强的体现。

值得一提的是,奇瑞汽车近日创下了新的出口纪录,历史上首次年内出口突破100万辆。张贵兵说:“中国的汽车企业一定要坚持走出去,要先从客人身份做起,赋能当地社会的发展,贡献价值,从而让更多的民众对品牌产生认同感。”

奇瑞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代表,其在技术研发、市场开拓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参观了奇瑞汽车智能网联超级工厂,并与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刘杨、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战略规划部部长李洪斌等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创新实践和市场布局。

02 做世界:中国企业的策略、挑战与答案

纵观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发展,从电池技术突破到智能驾驶研发,从商业模式创新到市场应用拓展,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拥抱变革,加速创新步伐。但走向海外,中国新能源汽车还有很多的挑战要解决。

image.png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全球贸易与产业竞争力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东红在“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问题”的分享中介绍,尽管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亦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破局之道依然在于全球化。

“汽车企业在出海时,要重视模式创新,要改变原来简单的出口、并购、组装和合资模式,我们需要多种方式去组合,要润物细无声地去融入海外市场,在共享共赢的合作基础上实现全球汽车行业的共同发展。”李东红说。

image.png

面对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的具体挑战,法国外贸银行旗下银硃公司(VERMILION)合伙人、跨境并购专家何长山指出,在地缘政治的干扰之外,目前中国自主品牌电动车出海还面临品牌识别度不高,后市场服务体系包括金融服务不完善等劣势。以零跑汽车与斯特兰蒂斯集团的合资企业零跑国际为例,中国品牌在充分利用合作伙伴的基础设施和高度专业的本土团队的条件下,能够以较低成本,快速地建立起规模化经销网络,在合资公司成立半年内打开销售局面,初步建立中国车企的品牌认可度。

image.png

具有丰富海外市场耕耘经验的深圳传世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范厚华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中国企业出海要从治理出发。要把海外战略提高到公司级战略处理,包括全球研发布局、人才布局、生产基地布局;第二,对市场的布局、研发投入、本地市场的培育、后服务市场的合作伙伴都要有战略意识;第三,企业的发展规划要跨越产业周期、经营周期、政策周期、技术周期,开发更有价值的整车及配套产品。“我希望中国的汽车产业,在未来成为全球领先以后以及与全球世界企业一起协同合作的时候,不要忘掉我们的社会价值、产业价值和人文价值。”范厚华表示。

image.png

“我们在讨论汽车全球化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供应链如何出海的问题,”在爱普搜创始人、供应链专家张玉梅看来,供应链的出海对于中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她建议,中国的零部件企业建设国际化品牌,需要足够多的客户体系,应该加强与已经在海外有经验和知识积累的企业形成合作,完善汽车行业生态的运营。

image.png

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是中国企业全球化的必由之路,对此,北京迅孚技术咨询公司创始人罗建衡表示,作为汽车的发源地和品牌高地,欧洲市场其实也相对开放,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品牌打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必须学会融入高端品牌市场,而在重大技术转型尚未尘埃落定的当下,中国企业的机会仍在。


image.png国际化

发展离不开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我们商学院很多学生都是企业家,他们想要出海发展,但在全球化中遇到了很多以往未曾遇到的问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席教授、科技商学院执行院长、管理学院执行院长、国际金融研究院院长叶强表示,希望设计恰当的国际化培训项目,搭建平台,把全球的相关资源带给学员,包括把企业家带到海外去学习、交流,以人才培养赋能产业发展。

image.png

“目前,安徽省正在进一步完善皖车出海的共享服务平台,全面收集行业政策、海外汽车市场准入条件和技术法规,整合信息资源,通过平台来发布信息,帮助企业了解所在国的机会和风险,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有效推动安徽新能源智能汽车的全球化。”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后市场推进组组长、人才和开放推进组组长陈姝彤在发言中介绍。

image.png

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秘书长、安徽省开放型汽车生态实验室主任喻东表示,“黄山松”系列产业创新思想会以非学术、非行政、多元化、全球化的产业创新主题系列高端思想聚会为定位,探讨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经济生态相关的产业创新话题,为产业发展和生态建构,提供、集纳不同领域专家的真知灼见,致力于向世界发出中国声音,推动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

在此次黄山松产业创新思想会上,与会嘉宾多次提到了一个共同的词汇——“全球融合发展”,开放融合既是中国汽车产业近40 年扎实发展的基础,也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的路径依归,成为会议共识。如今,跨越年产1000万辆门槛,中国新能源汽车站在了新起点。在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新能源智能汽车正加大战略转型、产业协同、技术创新、市场拓展、品牌向上力度,在各位专家聚力群思下,将给未来提供更多可行的方向,助力成就一个有希望的未来。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