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德麦肯兹预计,至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NEV)和混合动力汽车(HEV)的销量预计将增长超过15倍,两种车型在新车总销量中的市场份额共计将超过80%。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表示,中国计划于2035年逐步淘汰传统内燃机(ICE)汽车,我国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指的是纯电动汽车(BEV)、插电式电动汽车(PHEV)和燃料电池汽车(FCV)。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份额预计到2035年前都可以忽略不计。2020年,新能源汽车占中国新车总销量的6%(其中纯电动汽车占5%,插电式电动汽车占1%)。
混合动力汽车被视为传统内燃机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过渡。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方面的销售目标各占一半,正是看中了混合动力技术对于提高车辆燃油效率和控制排放的作用。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看,混合动力汽车的碳排放强度是可能低于依赖燃煤发电的纯电动汽车的。
中国正在收紧非新能源汽车的燃油效率标准。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商一直在加快混合动力汽车的开发进程,或自主研发,或与国际厂商组建合资企业。混合动力汽车通过尺寸较小的电池板为汽油动力发动机提供动力,因此通常比与之兼容的传统内燃机汽车提升30%的燃料能效。
推广新能源汽车的主要政策包括地方层面分配新车牌,国家层面提供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然而,至2022年底,政府将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购车补贴,而将重点转向支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全国范围内的充电设施建设对电动汽车的广泛使用至关重要。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已经直接投入总计近1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充电基础设施。此外,南方电网承诺在未来四年追加36亿美元资金投入。就此,我们预计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基础设施国家,市场体量仅次于整个欧洲市场。
在过去10年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受政策保护,未与海外厂商直接竞争。随着中国逐步向国际汽车厂商放开限制,并取消电动汽车购买补贴,情况将发生变化——引入更多的国际车型,激发更高效活跃的市场动力将进一步推动中国纯电动汽车的发展。
伍德麦肯兹预计,至2035年,新能源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将主导中国的新车销售。展望未来,到2050年,新能源汽车将占中国新车销量的90%左右,其中燃料电池汽车将占10%左右。与此同时,从长远来看,混合动力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过渡的作用将会减弱,预计其在2040年后的新车市场份额将会下降。
伍德麦肯兹估计,2019年至2035年期间,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带来的燃料效应(即可能节省的燃料消耗)将预计接近85万桶/天,而传统内燃机汽车的能效提升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大规模采用降额外带来燃油节省80万桶/天。在这些影响下,中国对乘用车的燃料需求预计将在2027年达到380万桶/天的峰值,在2035年降至330万桶/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