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3月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2月,新能源汽车生产31.7万辆,增长395.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称,截至2月,新能源汽车已连续8个月刷新当月产销历史记录。
近年来,工信部等有关部门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出台了数十项支持政策和举措,目前看来已取得积极成效。但越是“春意浓”,越要警惕“倒春寒”,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也是如此。
2019年,这种“倒春寒”曾上演过。当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一改连续多年大幅飙升的势头,扭头向下连降数月,出乎许多人意料。新能源汽车既是承载百姓出行幸福的大宗消费品,又是事关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产业转型、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人们越发认可它的巨大潜力。但另一方面,市场焦虑始终浓厚:除了依赖补贴、技术路线不清、安全质量事故频发等老问题,去年以来,苹果、百度、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厂商相继入局,产业发展进一步呈现出“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态势。
局面越复杂,越需要剔除杂音,关注当中影响全局的重要变化。目前看,一个重大变化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在进入理性沉淀、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先来看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的信号。在连续7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后,今年,新能源汽车一词“消失”。不过,与新能源汽车相关的充电桩、换电站和电池回收利用都被写进报告,关注使用端的导向明显。
工信部近日明确表示,将根据市场特别是用户体验,进一步提高标准,组织整车和动力电池企业、行业机构、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攻关,加强质量监管。
前期,政府基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减排等重大战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前端采取了一些引导和扶持,如今政策升级调整,背后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逐渐走向成熟。其实互联网等跨界力量的涌入本身也是这方面的佐证:按照多年来中国互联网行业竞争的经验,巨头们往往都会选择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时刻进场,由此带来的“血雨腥风”也将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倒逼车企高质量发展。
山东是汽车生产大省,截至去年底,已有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26家,其中整车企业8家,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40多万辆。同时,山东出台、立项氢燃料电池汽车地方标准各4项,起草发布企业标准22项,全省燃料电池公交累计运营里程达到130万公里。山东还正在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市开展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以及充换电服务网络运营系统建设,推动“车、桩、站”协调发展。但论及高质量发展,山东车企仍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
(图为潍坊市氢能源公交车)
想要加速利好变现,在这场洗牌中胜出,靠什么?与其把注意力放在其他造车企业身上,不妨换个角度,关注用车的人怎么想。人们熟悉的丰田等老牌厂商就是凭借出色的用户体验树起金字招牌,新能源汽车则赋予其更丰富的内涵。
特斯拉比一般的传统车企有更高的话语权定价权,一个原因就在于其车机系统采用OTA的方式,能像给手机升级一样对汽车系统进行迭代升级。
(图为特斯拉model 3)
如果是老牌车企,要做的则是放下身段,向互联网企业学习如何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和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而新入局者也必须意识到,资本并非打出一片天的关键,用户关注的驾乘体验、安全性能、耐久程度、易用及经济性等,传统车企依然是很好的学习对象。
高质量发展的风向已很明显。对于还不能认识到这一变化的企业来说,纵然形势大好,遭遇“倒春寒”的概率依然很大,而对那些已经意识到变化、踏实破解行业痛点的车企来说,春天才是真的要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