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 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
新能观察

首页 新能观察

盘点丨2025年3月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十大事件

来源:  2025-04-02 14:52:16

↙政策法规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终端与未来产业

●工信部:智能汽车营销禁夸大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系统应具备限制策略

●工信部发布新一批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型,包含小米YU7、尊界S800、问界M9EV等

●八部门印发方案,为新型储能制造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产销数据
● 中汽协: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 同比增长91.5%和87.1%
↙行业动态
●昆明发出云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编码牌

●北京:推动人形5G机器人研发,鼓励汽车前装5G模块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产,年产量达5100吨
↙赛事活动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定档10月启幕

●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5月启动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终端与未来产业

3月5日消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报告强调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进步。

报告还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集群发展。政府将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此外,政府计划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

▍工信部:智能汽车营销禁夸大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系统应具备限制策略

2月28日消息,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旨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的营销宣传行为。该指南要求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不得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指南还强调企业在命名和营销宣传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时,不得使用可能暗示消费者该系统可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使用的表述,防止驾驶员滥用风险。此外,工信部提出的指南确保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控制策略合理性,要求企业确保系统具备明确的激活、动态驾驶任务执行和退出策略。对于行车辅助系统,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未响应警告且未采取控制措施时,应启动风险减缓功能以安全停车。泊车辅助系统则需能检测运行区域内其他道路使用者、障碍物,并具备避免碰撞的安全停车或减速能力。

就在刚刚过去的3月份,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几乎以两天一爆点的频次在刷新我们的朋友圈。有人合资合作;也有新规发布;有新品牌首发,也有新车上市……短短一个月,爆点频出、热闹非凡。

不管是供应商,还是行业组织都对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抱以极高热情。在一系列大动作下,小编特盘点出3月行业发生的十大热点事件,以此见证行业的变革与机遇。

↙政策法规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终端与未来产业

●工信部:智能汽车营销禁夸大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系统应具备限制策略

●工信部发布新一批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型,包含小米YU7、尊界S800、问界M9EV等

●八部门印发方案,为新型储能制造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产销数据
● 中汽协: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 同比增长91.5%和87.1%
↙行业动态
●昆明发出云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编码牌

●北京:推动人形5G机器人研发,鼓励汽车前装5G模块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产,年产量达5100吨
↙赛事活动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定档10月启幕

●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5月启动

▍政府工作报告:推进“人工智能+”,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发展智能终端与未来产业

3月5日消息,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要激发数字经济创新活力,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报告强调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业和市场优势相结合,支持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的发展,以及智能制造装备的进步。

报告还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集群发展。政府将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的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安全健康发展。此外,政府计划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以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

▍工信部:智能汽车营销禁夸大自动驾驶功能,驾驶员未规范使用系统应具备限制策略

2月28日消息,工信部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与技术指南》,旨在规范智能网联汽车的营销宣传行为。该指南要求企业在向消费者提供智能网联汽车驾驶自动化等级、系统能力、系统边界等信息时,必须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全面性,不得进行虚假或夸大宣传,以避免误导消费者。

指南还强调企业在命名和营销宣传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或功能时,不得使用可能暗示消费者该系统可作为自动驾驶系统使用的表述,防止驾驶员滥用风险。此外,工信部提出的指南确保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控制策略合理性,要求企业确保系统具备明确的激活、动态驾驶任务执行和退出策略。对于行车辅助系统,当系统检测到驾驶员未响应警告且未采取控制措施时,应启动风险减缓功能以安全停车。泊车辅助系统则需能检测运行区域内其他道路使用者、障碍物,并具备避免碰撞的安全停车或减速能力。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定档10月启幕

2025中国国际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展览会定档10月16日-19日在北京·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同期举办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首届京津冀“人工智能 + 自动驾驶”挑战赛、产业链深度对接交流会等专业活动,链接政产学研用,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全面服务产业端。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和广大潜在汽车用户,组织智驾汽车消费周、自动驾驶未来城市嘉年华暨接驳体验等提振消费、互动体验类活动,以市民家庭、“Z 世代”群体等为主要目标,围绕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和应用,打造多元化的互动体验,宣传推广优质的智能网联汽车的企业和车型,持续扩大社会影响力。

▍昆明发出云南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编码牌

3月8日消息,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上线暨道路测试首号牌照发放仪式上,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江菜鸟传橙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石器慧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白犀牛智达(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4 家智能网联汽车企业,拿到了昆明市发出的云南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编码牌。

为打通智能网联汽车上路的“关卡”,昆明市在云南省率先出台《昆明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建成首个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实现测试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滇中新区规划建设未来交通科学城,云南省首条社会公开道路智能网联测试开通,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支撑;加快与云内动力、白犀牛智达科技、九识科技等重点企业合作,加速形成覆盖算法研发、车路协同、场景运营的产业链。

▍北京:推动人形5G机器人研发,鼓励汽车前装5G模块

3月5日消息,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发布《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该方案旨在推动5G技术在多个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促进相关产业创新发展。

在智能终端和机器人领域,《征求意见稿》提出推动基于5G的智能机器人、智能移动终端、云设备等研发应用,并鼓励融合5G的XR业务系统、裸眼3D、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产品的创新发展。人形机器人方面,方案强调预置5G模组与机器人的融合,推进具备5G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和消费服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并拓展人机协同、柔性生产等新模式。在汽车领域,方案鼓励“5G上车”,推动行业为汽车引入前装5G通信模块,助力智能网联汽车的智驾和智舱提质升级。

▍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5月启动

为引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应用落地和产业化方向,构建汽车产业新生态,2025全国智能驾驶测试赛于2025年5月启动,将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全国各地举办多个分赛区及总决赛。

▍工信部发布新一批免购置税新能源车型,包含小米YU7、尊界S800、问界M9EV等

3月13日,工信部发布了《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第十五批),目录中包含了小米YU7、尊界S800、问界M9EV等多款新车型。小米YU7提供了770km、760km、675km三种纯电续航里程版本,与之前曝光的数据有所不同,可能代表不同配置版本。问界M9EV预计为2025款问界M9的纯电版本,提供630km、605km、585km、560km四种纯电续航版本。

▍中汽协: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8.8万辆和89.2万辆 同比增长91.5%和87.1%

3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1至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及出口量市场表现尤为突出。1至2月份,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55.3万辆和455.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6.2%和13.1%。

新能源汽车产销及出口同比增长均超50%,产销分别完成190.3万辆和183.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2%和52%。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3%。在出口方面,新能源汽车出口28.2万辆,同比增长54.5%。


▍华南最大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投产,年产量达5100吨

中国石化在广州石化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完成了一项重要的扩能改造工程,标志着华南地区最大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每日能够生产高达15吨纯度为99.999%的氢气,年产量达到了5100吨,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大的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极大地提升了区域氢能源供应能力,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氢能产业快速发展。

▍八部门印发方案,为新型储能制造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明确部署2025年前新型储能技术突破与产业升级目标。这一政策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政策重点围绕技术创新体系展开布局,提出构建多层次技术攻关体系。在主流技术领域,要求加速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研发,重点突破高镍正极材料和硅基负极材料应用瓶颈,实现单体能量密度超过300Wh/kg的技术指标。

热搜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