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日,比亚迪、赛力斯、北汽蓝谷等多车企公布了2022年12月及全年的新能源车销量“成绩单”。对比2021年,多家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均实现了同比增长。
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6.2万辆和7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7.6%和81.7%,出口10.9万辆,同比增长81.2%……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速发展态势。
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其重大意义在这就不赘述了,只摘录其中一段我们先学习一下: “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落实‘全国一张清单’管理模式,严禁各地区各部门自行发布具有市场准入性质的负面清单,维护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统一性、严肃性、权威性。”
2021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数据已经通过不同口径在年初公布出来,因口径不一公布的数据结果有差异,但是终端用户上牌数据是能反映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真实的市场需求的。中国电子商会智能电动汽车专委会于今年2月18日在北京发布了2021年全年的新能源乘用车的终端销量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充分分析,经过抽丝剥茧可以真实再现2021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真实的增量市场数据也预示着为国内车用半导体行业提供广阔的市场机会。
谈起“双碳”目标下的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人们往往想到的是与电动轿车相关的技术研发、新车型推出、补贴政策等,殊不知,滚滚车流中名为“重卡”的那个庞然大物,才是对碳排放影响最大的车辆。重卡的电动化将是汽车减碳减排的最大驱动力。
在正召开的两会上,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一条提议引起争论。他建议延缓国家补贴一至两年、简化前期补贴领取手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同时,也有其他代表支持曾董的提议,不仅建议延长新能源汽车补贴,而且还建议继续免征购置税车船税,从而保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快速发展。
近日,理想汽车将在下月北京车展推出第二款增程汽车L9的消息,引起车圈热议。一直不被专业人士看好的增程式电动汽车,不叫好却叫座,正在国内市场逐渐兴起。
近日,“特斯拉铲起比亚迪”的事故成为业内话题。据称,一辆开启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特斯拉汽车,在以较高速度行驶时遇前车突然急停而刹车不及,直接钻进了前车底部。由于特斯拉汽车是智能驾驶的先锋,它的每一次事故都要引起人们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质疑。然而,这一次却不一定是汽车技术问题,因为再强大的智能技术,也无法突破物理规律。
我们知道,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有“三电”,即电机、电控和电池,现在又要加上智能网联技术,因此可以把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称为“三电一智”。那么,哪项技术对电动汽车的销售和市场竞争力的影响最大?或者说,哪项技术才是电动汽车的第一竞争力?
长期以来,氢燃料电池汽车被认为是比纯电动还要理想的新能源汽车,甚至被认为是终极理想的清洁能源车辆。相比纯电动汽车,氢能汽车没有上游的发电站,也不存在动力电池回收问题,是真正的无污染、零排放车辆。只是氢能的制造和储运成本较高,配套系统还不完善,使得氢燃料电池汽车始终不能形成规模生产。
©copyright 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网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 京ICP备10215094号-1